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再次引发市场对房企资金链的关注。继住建部、外管局联合出台新规,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行为防范热钱后,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也不期而至。与此同时,监管层对房企融资渠道的调控,已经从银行信贷、上市融资逐步扩大到房地产信托融资。
而银监会的调研显示,房企的负债不容乐观,在资金链面临断裂的情况下,开发商回笼资金的渠道便是销售,假若销售不畅,其财务状况将持续恶化。
外防热钱内缩银根
“新国十条”中的调控措施仍在陆续跟进,而这一次的目标直指海外热钱。
11月1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通知,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要求境外个人在境内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根据通知,在境内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述通知是为了防范海外热钱进入中国楼市,抑制由热钱所引发的购房需求。
除了对外防范热钱外,监管层对内也在逐步收紧市场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19日晚间发布公告,从11月29日起,五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达到历史峰值。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使得银行贷款额度更紧。别是接近年底,很多银行年内额度已经基本用完,这使得已经受到预售资金监管的开发商,在资金方面的压力更大。”有业内分析认为。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近日也表示,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
房企融资监管力度加大
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预期外,房企的融资渠道也在进一步收窄。
一则关于“四大银行停止开发贷款”的消息引发市场大关注,尽管此后各大行辟谣并未暂停开发贷,但目前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确已明显收紧,尤其受限于年底的信贷额度。根据记者调查,北京已有一些银行的部分支行停止发放个人房贷,而信贷额度用完是此番停贷的主要原因。
在银行信贷面临无源之水的同时,房企上市融资的希望也更趋渺茫。
有媒体报道,证监会相关业务负责人已经在11月上旬召开的投行业务培训会议上明确表示,不再审批任何房地产的再融资申请。“除了主业是房地产的公司被暂停外,非主业的公司必须剥离房地产业务才能上报,证监会也已明确指出工业地产和旅游地产亦被纳入限制范围。”
更让开发商雪上加霜的是,目前较为活跃的房地产信托融资,也开始进入监管层的调控范围。
近日,银监会颁布《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各家信托公司立刻对房地产信托的合规性和风险状况进行自查。检查内容包括: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满足“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是否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是否达到国家低要求等条件。
“房地产企业的各融资渠道都已经受到较严密的调控,目前给房企大量输血的信托业也不可避免。该文件的发行,说明银监会下决心要堵住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大量融资的信托渠道。”用益信托工作室岳婷表示。
业内人士据此分析,信托公司对房企提高门槛,意味着房企融资将更加困难,一些房企为了完成在建项目,能转而寻求成本更高的融资渠道。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0月,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43.3%,今年次同时超过了国内贷款以及其他资金的增速。
高负债力逼房企加强销售
除了外部融资渠道更趋紧缩外,房企的内部状况也不容乐观。
据银监会近日的调研显示,房企负债率整体上升,资金链趋紧,融资成本高企。在60家大型房企集团中,有18家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70%,有64家成员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90%。另外,大型房企多头授信、内部关联结构复杂、贷款集中到期等诸多值得重点关注的风险点也在调研中暴露出来。
而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指出,从2010年12月份起,房地产企业将进入一个还款高峰期,应付款累计增速超过30%,预计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临近年底,面临资金回收问题,银行和开发商都较为紧张,别是在售项目的压力尤其大,因此会选择一些大幅优惠来提高交易量。另一方面,由于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再次加息的意向也非常明显,明年国家在宏观上收缩贷款规模是可以预见的。这会让一些新开盘的项目变得更加谨慎,转而采取一些促销的方式来打开局面。“房企回笼资金的渠道便是销售,假若销售不畅,房企财务状况将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