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房网
您当前位置:潜江房网>潜江楼市>楼市行情

十九大:“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

2017年10月19日 14:34     小编:          点击:3090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10月18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大会在北京开幕。在大会长达3个半小时的报告里,提到了大家关心的住房问题。


  根据新华社“受权发布”的电稿,在谈到民生的一节里,报告这样提到了楼市: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据“中青在线”报道,当领导人说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时,全场长时间响起热烈掌声。随后,在提到“住有所居”时,现场再次响起掌声。由此可见,大家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和民心、党心所向。


  乍看起来,这段话跟以前的表述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读起来,还有能发现很多新意。


  1、“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句话不算新。但正式写入“大会报告”,还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大会报告”是当今中国政策表达的最高规格文本,至少指导下一个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工作。


  2、“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句话值得细品。


  首先,它没有提到“长效机制”,而是用了“住房制度”,意思基本相同,但表述方式是新的。“加快建立”,显示出问题的急迫。


  其次,这项制度包含了“租售并举”,以及“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等基本概念。“租”被放在了“购”之前,说明当前突出的重点、政策的导向是“租”。“多渠道供给”,意味着商品房、政策性住房和集体土地入市将多路并进,不会偏废。在当前情况下,显然要突出的是后两个渠道。


  此外,还使用了“保障”这个词,说明住宅不完全是“商品属性”。换句话说,政府认为房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必需品,在出现严重供需矛盾、价格飙升的时候,政府的责任在“保障”。所以,政府管制是必须的、合理的。


  3、最后一句是“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承诺。这里面突出了“全体人民”,告诉我们住房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属性是不容质疑的。“住有所居”,重点在“居”,它的含义包括“租”和“购”。并没有承诺“大家都买得起住房”。


  总之,从报告使用的措辞看,党和政府越来重视住房问题,把住房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定位为“生活必需品”,视为保障人民“生存权”的重要内容。通过“大会报告”做出了一个承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而且,将把租赁住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预计未来围绕着住房租赁,将在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上给予重要支持。正因为如此,今天市场上“租房概念股”出现了显著上涨。


  此外,报告里还有一些章节的表述,跟楼市有关。比如对当前中国发展所处阶段的判断时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平衡”、“不充分”。如果放在城镇化、经济发展方面,“不充分”是指各地都有新的发展空间;“不平衡”则更多是指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正在实施“中心城市战略”。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8个城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估计会在华南、华东、东北、西北诞生一批新的“国家中心城市”,以解决中国发展不均衡、资源过度集中在东部的问题。


  此外,报告里还提到了“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其中“财产性收入渠道”如何拓宽?恐怕还是跟房地产、金融产品的投资有关。这对于楼市是个“暖色调的”措辞。


  另外,还有几个重要的提法会影响到局部的楼市:


  1、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2、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3、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上述提法一,将提高农村户籍的含金量;提法二,今天已经刺激了港口板块的上涨,未来的“自由贸易港”将诞生在哪里,值得关注,弄不好上海还会拔得头筹;提法三,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放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是珠三角的利好。


  (以上资讯来自新闻网)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