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潜江市森林公园——世界上大的人工水杉林
图为:美丽的潜江新农村
图为:小龙虾加工车间一角
图为:潜江东荆河沿岸
汉江东去,孕育出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更是有着“地下富含油气盐、地上盛产粮油棉”的美誉,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种水产、畜牧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重点产粮大县、棉花大县、油料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水产大县,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享有全国小龙虾之乡和小龙虾加工出口市美称。
“十二五”期间,潜江坚持把“三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增加“三农”投入,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三五”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潜江市农业总产值预计120亿元、农业增加值7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0元,与2010年比,年平均增幅分别达到了8.1%、9.9%、18.2%。
亮点1
粮食安全:虾稻共作解决大问题“民以食为天”,种粮能不能赚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但粮价低又是不的事实,如何在稳粮与增收之间找到平衡,成为许多地方执政者的难题。
“十二五”期间,潜江创造出独有的“虾稻共作”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用亩平四五千元的纯收入打造牢固的产业链条,破解这一难题。
虾稻共作模式,平均亩产小龙虾200公斤、稻谷600公斤,亩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中稻亩均增收3000元,虾稻共作模式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000元以上。
通过虾稻共作,农民种粮能赚钱,粮食产量连年攀升,2015年实现粮食总产“十二连增”,达到65万吨,比2010年增加18.99万吨,年平均增幅8.3%。
丰富优质的粮食资源也催生了一批大米加工企业,优质的虾稻被加工转化,“虾乡稻”、“虾稻人家”等生态大米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亮点2
四化同步:华山模式全国
位于潜江市熊口镇的华山公司,是一家加工出口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制品以及小龙虾、鮰鱼、鳜鱼、大白刁、鲈鱼等淡水产品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6月开始,华山公司与熊口镇赵脑村农民协商“迁村腾地、整体流转”方案,经多轮次反复征求意见,终与全村616户农民中的585户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公司以666元/亩的价格租赁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1.2万亩土地,进行大规模连片整治。
华山公司以40亩左右为标准田方,整理出适合“稻虾共作”的260个生产单元,再向农户发包,期限5年。在优先满足赵脑村138户农户的承包要求后,还吸引了周边农民承包,共发包189个标准单元,其余由华山公司经营。
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华山公司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加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连接,降低农户养殖风险。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离开土地后如何实现业的问题,同时也让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今年6月3日,华山模式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中央部委、专业学者和媒体工作者都对华山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条企业、农民、集体合作共赢的经营体系和“产城互动”的城镇化路径。
亮点3
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出口全国十连冠
2011年,潜江以“虾稻连作”为基础,开始研发“虾稻共作”模式,不久后取得成功,在潜江后湖农场张家窑分场,建立“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实验基地,终实现种一季水稻,养两季虾子。
“虾稻共作”模式的创新,使小龙虾养殖效益突飞猛进,《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由中国渔业协会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公布和实施。
2014年潜江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连续十年领跑全国,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话语权。“虾稻共作”模式还输出到湖南、安徽等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法宝。
餐饮方面,以“小李子”、“味道工厂”、“虾皇”等为代表的潜江龙虾餐饮品牌店,研发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卤虾、蒸虾、泡虾、烤虾等十多种风味小龙虾产品。
深加工上,华山公司从废弃虾壳中提炼出可用于食品和药品的甲壳素,实现了小龙虾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物医药高新产业的跨越。潜江已成为全国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
繁育方面,投入3.5亿元的30亿尾龙虾种苗选育繁育初显效果,小龙虾年繁育能力已达到30亿尾,为全省小龙虾养殖提供的虾苗占市场供应总量60%以上,已成为全国大的小龙虾虾苗生产基地。
亮点4
基础设施建设:不再“靠天吃饭”
农业靠天,更靠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潜江市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色产业培育,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中的核心,在潜江,水利建设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每年组建分指挥部,由市领导牵头负责,专班推进。
水利投入大,光靠政府投入,有些吃力,钱从何而来?潜江一方面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按一方土2元钱的标准对市办水利进行补贴,同时采取“农民出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社会捐一点、部门减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
在建设过程中,除把建设项目、施工形式的决策权交给群众外,还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以及完工后算帐均有群众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全程参与,把管理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水利设施的建设是潜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2011-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5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3万亩,实现了90%的水田能灌溉;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28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3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居全省前列。
亮点5
潜江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
潜江共有6个国有农场,是全国(县)市中少有的农场群。
“十二五”期间,潜江农垦紧紧围绕“农垦强、农工富、农场美”的总目标,坚持速效兼取、量质并重,为“打造升级版、建设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市农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为抓手,加大土地流转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场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农垦3000元以上纯收入高效种养模式有15种达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
同时围绕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把园区建设作为农垦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色产业园区建设。总面积8万亩的六个色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各具色、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目前,总口华中家具产业园已签约、入园企业近百家,已有20多家企业投产;全市农垦农产品加工企业现已达到62家,完成产值55.25亿元。
亮点6
农业环保: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相对于监管,食品生产环节中的生态环保也十分重要。
“十二五”期间,潜江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探索一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潜江市积玉口镇,稻香阵阵,一行白鹭盘旋而过。这里是“虾稻共作”的发源地。虾与稻的巧妙结合,其实是生态种养,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成为小龙虾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如此循环,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天然生物链,为生态增值。
难能可贵的是,小龙虾的经济效益教会了人们保护环境,学打“生态”牌,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使用生物肥、频振式杀虫灯等办法,正成为一种自觉。
更环保的生产方式,产生出更优良的产品——潜江品牌“虾乡稻”2012年获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大米”;2013年,获十届武汉农博会“金奖”;2014年,获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实现了潜江市稻米品牌的历史性突破!
亮点7
林业建设:重现“绿色的城”
20世纪70年代初,一部“水乡园林”纪录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播放,使得潜江平原绿化工作享誉中外,作家碧野盛赞潜江:“这是一座绿色的城”。
潜江先后出台《潜江现代林业发展的十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潜江市加快推进绿满潜江行动的意见》,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市。多年来始终坚持实行党政领导造林绿化责任制,由市政府与各地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强化考核结账,将生态建设指标纳入任期目标考核。近几年,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亿多元,建设318复线、新环城公路宽幅林带、兴隆水利枢纽生态修复及古章华台旅游景点绿化。
结合平原湖区点,潜江大力开展水生态建设,狠抓绿色通道更新改造,建设以农田林网为主的农业生态屏障,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因地制宜,打造江汉平原水乡园林色。同时,该市大力推进家具、木材加工、苗木、林下经济等四大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国土绿化体制机制,通过科技引领,全面提高国土绿化建设质量,加大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
目前潜江林地面积达到54.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8.5%,活立木蓄积量226万立方米,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69%,道路绿化率96.2%,水系绿化率93.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4%。
亮点8
农村改革:为“三农”注入活力“十二五”期间,潜江市以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与创新,为“三农”工作注入活力。
中央、省改革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加快推进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整合水务、交通、林业、农业、环保等项目资金,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启动了园林城区水生态治理工程。推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了省水利厅下放9项省级水利项目审批权限试点工作。成立了水利项目审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审批项目前期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和后期档案管理体系。
对口完成省改革专项领导小组规定的改革项目工作。全面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入户调查和60%测绘指界工作。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与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深入推进了熊口镇“四化同步”示范试点,建立了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体系。
自选改革项目成效明显。全市农业企业发展达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达到了877家,家庭农场达到了124家。开展了全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市403个行政村,共有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约17.5万宗地。健全完善兴隆河和百里长渠“河(湖)长制”。
“十三五”潜江三农工作展望
送走丰收的“十二五”,潜江农业即将迎来新的五年,在“十三五”期间,潜江三农将会有哪些新的发展?
——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万吨以上,巩固潜江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的地位。油菜籽、蔬菜产量分别达到5万吨、9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130万头,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到13.5万吨、7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5万吨,其中小龙虾产量达到12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3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5%。
——农业经济效益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达到90亿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7%,达到26000元;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平均增长2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5:1;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等功能进一步拓展。
——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良种在农产品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加快培训农业实用人才,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数量增长到1500家,农户入社率由“十二五”末的10%提高到20%;家庭农场数量增长到300家。
——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40%;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提高到40%;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