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潜江积玉口镇宝湾村,牛湾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主权一大早在湖田边转悠。300亩湖田里,他的“虾宝贝”还躲在田里冬眠,有的已悄然露出头来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刘主权被誉为“虾稻连作”人。2001年,他率先探索出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因投入小、效益高,受到农民的欢迎,小龙虾逐渐成为农民稻田里的“新宠儿”。
刘主权说,牛湾湖周边地区地势低洼,多是低湖冷浸田,传统农业生产产量很低,但这里水质优良,正是养殖小龙虾的“天堂”。水好,虾也好,积玉口清水虾名扬四方。
与此同时,在潜江水乡大地,小龙虾养殖正成星火燎原之势。去年,潜江市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一跃达到26万亩。
“潜江域内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罗棋布,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宜渔低湖田30余万亩,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小龙虾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潜江市水产专家陶忠虎说。
而今,随着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的建成,以及园林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的开建,潜江市拥有了更加充足优质的水源。
独的资源禀赋,造了潜江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亮、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小龙虾成为潜江市名副其实赚钱的宝贝,蹦跳出“小龙虾、大产业”的神话。
然而,多年的发展,种质不优、效益不增、加工产品单一、龙虾餐饮低端粗放、品牌覆盖面不广等弊端逐渐显现,潜江龙虾一度陷入瓶颈。
“要打造小龙虾产业升级版,进一步擦亮‘潜江龙虾’金字招牌,创造色农产品新优势。”潜江市委书记张桂华掷地有声。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剑雄说,要让潜江百姓在小龙虾产业链中龙虾业、吃龙虾饭、发龙虾财、享龙虾乐。
说干干。潜江市着力从小龙虾繁育、养殖、加工、餐饮、节会、品牌、营销、设施等方面寻求突破。
“虾稻共作”模式的创新,使小龙虾养殖效益突飞猛进,《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由中国渔业协会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公布和实施。陶忠虎算了算,变“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一亩田可多产200多斤商品虾,亩均增收近4000元。
小龙虾繁育技术研究,莱克公司董事长、省小龙虾协会会长郑玉林深有感触。前年,总投入3.5亿元的30亿尾龙虾种苗选育繁育启动建设,现提前1年完成了1万亩的繁育基地建设,良种选育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小龙虾年繁育能力已达到20亿尾,为全省20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提供了优质种苗。”
华山公司从废弃虾壳中淘金,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实现了小龙虾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物医药高新产业的跨越。潜江市已成为全国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
以“小李子”、“利荣”、“虾皇”等为代表的“潜江油焖大虾”餐饮品牌店,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卤虾、蒸虾、泡虾、烤虾等十多种风味小龙虾产品。
潜江市委农办副主任熊先忠介绍,以一年一届的龙虾节为平台,带动促进潜江龙虾餐饮、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潜江龙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良仁”、“喜颂”成为商标,“楚玉”、“潜穗”成为湖北商标,“虾乡稻”优质绿色生态大米在中国农交会、武汉农博会上获得金奖。潜江龙虾节享有 “中国具地方色物产节会”美誉。
潜江市水产局产业科长周浠说,全市现已成立湖北小龙虾养殖协会、潜江市水产品产销协会、潜江楚江红小龙虾养殖合作社等83家水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会员1.2万余人。去年,协会与企业农户签订60多万斤的虾苗供货合同,全部销售一空,龙虾养殖一项,增收近两亿元。
不如此。去年,潜江市率先在湖北省开展小龙虾稻田养殖商业保险,4.3万亩虾田进了保险箱。
前不久,以小龙虾产业为主导,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潜江生态龙虾城举行签约仪式,苏宁电器、必胜客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商企以及虾皇、、味道工厂等潜江本土餐饮名店签约入驻,为小龙虾产业拓展注入新的活
力。
借力 “八个升级”,小龙虾跳出一片新天地。去年,潜江市小龙虾小龙虾产量4.2万吨,同比增长31.2%;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贡献600元。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连续十年领跑全国,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话语权。
如今,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品牌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新格局,产业链条十分完整,让潜江人从水中淘到了“金元宝”。 陶忠虎说,今年将全面普及虾鳅稻、虾龟稻、虾蟹稻等拓展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全面提升“水下经济”产能产值。
今年湖北省“两会”期间,潜江市委书记张桂华建议,支持潜江打造小龙虾千亿元产业。未来,小龙虾产业如日中升。
“今年,潜江市将进一步推进小龙虾产业升级,以此为主导,转方式调结构,提升科技水平,推进健康养殖,让水中淘宝之路越走越宽广。”潜江市水产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