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这句话一直令潜江人倍感骄傲。
数据显示,潜江探明石油地质远景储量2亿多吨,天然气储量9700多亿立方米,地下蕴藏岩盐近8000亿吨,是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227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溴等18种微量元素,有着广阔的开采价值和开发前景。
“潜江石油、气层气、卤水、岩盐、钾盐矿储量均在全省名列,且石油、钾盐填补了湖北的空白。”潜江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矿管科科长徐勇自豪地说。
面对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潜江着力构写“地底掘金”文章。
时至,潜江高石碑镇来麟村村民范中青清楚地记得,1965年6月15日,湖北省口自喷油井从自家田里喷出原油。从此,揭开了江汉平原石油勘探开采的新篇章。
作为省内拥有油田的城市,中国南方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与石油能源基地,石油经济逐渐成为潜江引以为骄傲的“金饭碗”,一度占据市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然而,经过多年的持续开采,石油资源逐步枯竭,石油经济比重逐年下滑,从1/2降至目前的1/5。2009年3月,潜江被确定为国家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去年至今,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走低,石油化工更是遭受巨大冲击。
石油动力衰减,潜江地底掘金之路走向何方?
跳出油、延伸油、超越油。潜江在支持江汉油田加快发展石油机械、石油工程等多元产业,拓展产业链条,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石油产业实现新突破之时,将目光投向丰富的盐卤资源,实施资源接续渐替的战略转型发展,让盐化工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潜江 市经信委党委委员刘克森介绍,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注重攀高结强,深化与央企、国企的深度合作,打造中部规模大、链条长、循环利用的盐化产业集群,积培育壮大盐化工主导产业。中石化拟投资200亿元在潜江建设无机化工产业基地;中国兵器集团完成和仙桥化学的并购重组,投资30亿元建设盐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晋煤集团投资50亿元,以尿素为原料,结合地下盐卤资源延伸发展三聚氰胺及100万吨联碱和相关盐卤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煤盐结合循环经济产业园……
以江汉油田盐化工总厂为龙头,江汉盐化工业园园区吸引了荆州菲利华、武汉有机、罗田富阳等数家企业入驻,园区漂粉精生产能力位居亚洲,三氯氢硅、双氧水、离子膜烧碱、液氯、甲酸钠等产品及对二氯苄等有机合成中间体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目前,龙头企业盐化工总厂已成为全球的消毒杀菌剂生产基地。
丰富的盐卤资源催生裂变效应。以此为依托,潜江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实现盐化工、煤化工、油化工产业之间“三化”深度整合,做到关联配套、循环发展、效应倍增。
走进潜江经济开发区,但见企业间管道纵横。永安药业利用远达公司的余热、硫酸、亚硫酸钠,再加上金华润化肥的液氨、仙桥化学的烧碱,生产的牛磺酸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构建了基础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之间的循环。金澳科技正利用仙桥化学的烧碱、氯气合成广泛用于催化裂解的脱脂液、环氧氯丙烷等,实现了石油化工和盐卤化工产业之间的循环。
潜江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彭绍军介绍,园区有20多个主导产品有上下游关系,企业关联度达85%,关联产品的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循环链条。去年,潜江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为全省。
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我市组建起化工产业专家智囊团,建立起化工类院士工作站,拥有产学研共建平台40余家、省级及以上企业独立研发14家、专利技术80余项,企业制定和参与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10余项,一股浓厚的从“潜江制造”向“潜江创造”的发展氛围扑面而来。
且行且歌,盐化工逐渐接替石油化工唱主角。据初步统计,去年,潜江盐化工以及配套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以上,占化工医药板块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成为发展后劲足、增速快的化工板块之一。
“目前,潜江盐油煤一体化的化工产业发展模式正在构建,今后将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基础,着力发展循环化工,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彭绍军说。
昨日,好消息传来,俄罗斯八月公司正在潜江注册成立奥古斯农药有限公司,即将落户潜江经济开发区,并将依托该市盐卤化工,瞄准该行业10至15年发展趋势,建设国际化工企业。
资源优势转化增值,潜江地底掘金迈出可喜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