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房网
您当前位置:潜江房网>潜江楼市>小编说房

“五个龙湾”话升级

2014年01月16日 09:04     小编:     |0     点击:2333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从亘古的楚国一路走来,千年古镇有了新的定位。
 

  实力、宜居、和谐、幸福、美丽,以转型发展为方向,以“四化”同步为重点,龙湾跨越式发展步伐铿锵。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近52亿元,同比增2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50元,同比增17%。
 

  岁末年初,踏访古镇龙湾,春潮激荡,满目新颜。
 

  产业“提档”,打造“实力龙湾”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打造新型工业化升级版,要把工业园建设摆上座。”镇党委书记刘刚思路很明确:“以大开发促招大商,建设一批规模大、色明、实力强的产业群,提升经济发展升级。”
 

  记者眼前,拔地而起的这座园区,去年已累计投资220万元进行了“大整容”,吸引来总投资1.1亿元的潜江威尔斯服饰有限公司“上门”。
 

  党委副书记刘高丽这样描绘火红的发展态势:“全镇工业初步形成三大产业集群:以中明陶瓷为龙头,带动龙新新型建筑材料厂、阳光彩瓦厂,形成以建筑材料生产为支柱的集群;以昌贵水产为龙头,带动鑫财商贸、巨发棉业、武汉养康,形成以农产品加工生产为支柱的集群;以佳兴服饰为龙头,带动跃鑫制衣、怡卓制衣、威尔斯服饰,形成以服装加工为支柱的集群。”
 

  招来企业,放手让其在市场上“折腾”,政府忙什么?“搭平台,定规则,强支撑。”刘高丽回答:“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三个提档升级:园区建设,技改扩规,高新技术引进。”
 

  “三色”经济,实现“生态龙湾”
 

  农业大镇,自然资源丰富。龙湾打出一手“三色”经济牌,打造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生态版。
 

  沿219省道,以竺场、龙新、双丰等村为主,建立5000亩葡萄种植基地,形成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紫色经济”带。
 

  以冻青垸、黄桥、太仓湖、黄家湖为主,建立“3万亩虾稻共作”养殖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稻和小龙虾“金色经济”产业。
 

  以李家嘴、陶新、柴铺等村为主,建立“1万亩虾、蟹、鳜”混养基地;以双丰村为主,建立2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推动种水产品和蔬菜“绿色经济”发展。
 

  “以‘三色’经济为主导,打造基地建设升级版;以土地流转为推手,打造高效农业升级版;以农业企业为重点,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镇长从进军说,去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3350亩,以昌贵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6家,产值达22亿元。
 

  “还成功承办了全市三个农业现场会。”从进军一脸自豪。“平畴千里备粮仓”的现代版田园牧歌,正孕育在龙湾的每一步努力中。
 

  城乡统筹,描绘“美丽龙湾”
 

  驱车奔驰在219省道龙湾段,刷黑过的道路整洁平稳。往前,便是集镇,两旁绿色满眼。
 

  “这集镇街道,比你们上次来时拓宽了21米。”该镇建管所负责人小军笑着说:“在这里,城乡街道绿化,实现的是无缝对接。”
 

  郑家湖村,去年通过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验收。行走在“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村庄,民房整齐划一,路渠硬化平整,庭院绿意盎然。晒场边的花坛,河渠上的路灯,民房前的下水道……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城市的因素正在融入。
 

  城乡共融,龙湾将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构建以襄岳线、拖运线、龙旭线、龙沱线“四线”和竺场片集中区、腰河片集中区、沱口片集中区“三区”新农村试点建设为主的发展格局。“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刘刚介绍,该镇还将推进城乡统筹与章华台旅游开发、工业化进程相结合,达到景区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互补,拓展城镇规模。
 

  遗址开发,建设“文化龙湾”
 

  龙湾遗址,是襄岳线旅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有信心在2-3年内将章华台旅游区打造成初具规模的休闲旅游胜地。”刘刚表示,旅游开发是该镇经济转型的一个新增长。按照市级战略及规划,龙湾遗址将与曹禺公园、兴隆枢纽等市域内旅游资源充分整合,打造成我市旅游产品“三个点”。
 

  游章华台,听闻该镇将遗址旅游品牌定位为“三朵金花”。
 

  咋理解?还得从章华台旅游开发的资源和项目现状定位讲起。
 

  “朵,是休闲度假胜地。借助‘潜石高速’取土,引入绿化景观、度假酒店、民俗民风等休闲娱乐项目;二朵,是观光农业基地,以系列农牧水产为载体,在遗址周边打造原生态旅游区,开发原生态村落、果园、花园、森林,开辟生态农业大观园、现代农业示范园、花卉苗木景观园、水产湖泊垂钓园;这三朵嘛……”刘刚卖了个关子,“是文化考古公园,依托遗址,复原古章华台、浓缩细腰宫等宫殿楼台,再现古楚民俗民风,展示楚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优化民生,共铸“幸福龙湾”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但民生GDP能做多大做多大。”龙湾经济指标上升中透出科学发展的理性与智慧。
 

  来自龙湾民生GDP的数据和信息显示:2013年,发放惠农资金429.23万元,实行城乡困难群众应保即保,新农合、新农保实行全覆盖,新组建了一家规范化校车公司,龙湾中学运动场正趁着假期抓紧建设,镇卫生院扩建项目也已开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得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入手。
 

  记者在村里踏访时看见郑家湖村村民郑青龙坐在门前晒太阳,一脸笑意地看着放寒假的孙儿们在嬉耍。他说:“村庄比美,生活比好。我们呀,是住在空气更新鲜的农村,过着城里人的日子!”
 

  历史的变迁铸了一座千年古镇,时代的发展正创建一座新型乡镇。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