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房网
您当前位置:潜江房网>潜江楼市>小编说房

竞进提质冲百强

2013年03月25日 10:29     小编:     潜江网|0     点击:2281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面对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域石油资源枯竭等多重压力,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湖北省潜江市再次交上了一份出色答卷: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1.8亿元,居全省县市2位,同比增长12.9%;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继续领跑湖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4亿元,同比增长23.8%;财政总收入47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8%;连续8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跻身全省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方阵;继被评为“中国具幸福感城市”之后,去年,潜江又被评为“中国城市(市级行政区)社会效益竞力十强城市”。

  湖北省潜江市市委书记朱汉桥说:潜江之所以在全国县域经济千帆竞发、百舸流的激烈竞下高歌猛进,靠的是竞进提质,转型发展,探索出了科学发展的“潜江模式”。

  被誉为“江汉油城”的潜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持续开采,石油资源已近枯竭。在2008年不期而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资源依赖型”的经济格局遭受“釜底抽薪式”的冲击。2009年,潜江被列为全国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又被列为武汉城市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

  面对困局,如何破题发展?潜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确定了“冲刺全国百强,当全省‘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先行区,建设荆楚明珠”的新战略目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主导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谱写了潜江转型跨越新篇章。

  全力实施“5+3”双千亿产业培育工程。2012年,该市石油开采、医药化工、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完成产值7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6.3%,今年可实现千亿产值目标;家具制造、高新技术、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已累计完成投资过100亿元,预计三年内产值可突破千亿。于2010年10月奠基开工的中部大家具生产基地----华中家具产业园,总规划面积3万亩,计划总投资30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200亿元,可解决15万人业,形成集家具及家具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套服务为一体“产业新城、家具硅谷”。目前,园区1.1万亩期建设已全面启动,成功引进全友、好迪等知名家具企业93家,10家企业已竣工投产。规划面积达3000亩的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已被省政府授牌,并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去年,潜江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此外,万亩食品产业园期规划5000亩已于去年启动建设,吸引中植、九缘、口味堂等6家知名企业入驻。通过与中植集团合作,潜江正全力打造中国植物蛋白生产基地。

  大力实施“百亿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支持金澳科技、金华润化肥、华山水产3家企业3年内率先建成百亿企业,支持永安药业、莱克水产等一批骨干企业,建成产值过30亿元的后备发展梯队;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2012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金澳科技公司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今年将率先建成百亿强企。

  大力推进“大园区”承载工程。围绕创经济开发区,潜江将华中家具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曹禺文化产业园纳入大园区规划建设体系,构建了总面积70平方公里的“一区五园”构架的大园区发展格局。成功引进中珠集团投资30亿元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园区建设总投资达6.7亿元。推进潜江经济开发区“东扩西并”,依托江汉油田盐化工总厂、金华润等骨干企业,建设汉江沿线“生态循环化工走廊”,打造中国无机化工产业基地。

  瞄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双重转变”发力,潜江以转型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新型产业为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2012年,潜江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成功步入良性轨道:轻工业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增速快于重工业16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分别快于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6.5个、9.8个百分点;市属工业快于油田工业18.9个百分点;高能耗产业增速减缓下降7个百分点。全市石油经济在市域经济中的比重由1/2下降至1/3,实现了由“资源依赖”向“多支撑”转变。

  2013年,潜江将坚决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稳中求进,竞进提质,加快建设实力潜江、法治潜江、文化潜江、美丽潜江、幸福潜江!

  高昂工业化龙头。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落实“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工业增加值过300亿元。坚定不移地实施“5+3”双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坚持以技改扩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推进纺织业发展紧密纺技术、化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冶金机械业发展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食品饮料,力五大传统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坚持以新引进项目带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家具制造、高新技术、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抓好粮食、油菜、棉花、速生丰产林、畜禽、水产、蔬菜、优质苗木等八大板块基地建设,推进白鹭湖农场万亩水产、熊口农场供港蔬菜、周矶农场等地花卉苗木、运粮湖农场蔬菜、后湖农场生猪现代养殖和种养殖、积玉口镇万亩“虾稻共生”、周矶办事处万亩江汉大豆等色农业基地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增色板块基地50万亩以上。出台政策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别是生产性土地流转,鼓励市场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场化管理,力在千亩以上的连片经营上有重大突破;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华山水产、莱克水产、巨源油业、武汉伟润、巨金米业等企业壮大规模,培育品牌,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中国农批农商大市场项目落户建设。出台政策支持国有农场40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建设,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力农产品加工产值过300亿元。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鼓励农民与能人合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加快“四城同建”步伐。围绕五年基本建成11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的目标,深化与中南建设集团合作,筹资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服务、规划展示馆和主干道建设,全面完成7处农民公寓建设。围绕老城区提质扩能,筹资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城市水系连通和路网配套工程,抓好火车站货运通道和站场配套设施建设。积稳妥、试点推进城中村改造。围绕打造20平方公里的华中家具产业城,加快推进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新型石油城,积推进东西城区道路连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农民变市民,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切实把信息化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全面谋划,不断提升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水平和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化与传统工业融合。重点支持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冶金机械等产业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发展水平和竞力,引导金澳科技、齐力华盛等重点用能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完善能源消耗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开展10家企业“两化融合”试点,建立和完善小龙虾、西瓜、畜禽等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完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和用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动业信息共享。加快推进食品药品、住房、物价等重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加快“数字潜江”、“宽带潜江”建设,深入开展武汉城市圈“三网”融合试点。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大力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网上办公、网上信访,提高行政效率。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