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成都明确,进城的农民可继续保有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农民非但不是‘光脚’进城,反而是穿着‘风衣’进城”。
编者按
拆哪?与“中国”英文同音的这个问题指向全国20多个省市农村的老屋,地方政府希冀农民集中居住,复垦宅基地从而换取城市建设用地。在和平时期大规模撤并村庄的农民上楼运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认为是“古今中外,”。
试图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需的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寻求平衡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财政和政绩的诱惑下成为各地圈地的新动力。“被城市”过程中,农民又一次成为利益受损者。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众多乡村将要消失,众多农民将要成为城里人,在这个来不及发出乡愁的年代,我们更关心政策得失、利益分配及力量博弈。
继重庆之后,另一个统筹城乡综改区成都也拉开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幕。
11月16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成都市统筹委主任秦代红在新闻发布会表示,成都将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到2012年,实现全域成都统一户籍。改革的重点在于,通过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消除捆绑于户籍的城乡权利和福利差异,使城乡居民实现自由流动。
同时,成都明确,进城的农民可继续保有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农民非但不是‘光脚’进城,反而是穿着‘风衣’进城”。
农民自由进城、城里人自由下乡
由成都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改革文件《意见》分为3个部分,共12条。秦代红表示,市级各部门正在抓紧配套文件的制定。
《意见》从机制体制创新上提出了12条具体措施,秦代红表示,主要目的是破除了长期以来束缚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制度障碍,全面建立了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的体制机制。
《意见》确定,随人口自由流动,户籍也跟着自由迁徙,以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的一致。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享受户籍所在地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权利。
改革勾画的图景是,不农村居民可以迁徙到城镇,城镇居民也可以选择到农村定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由迁徙不再受任何限制。
在鼓励农民进城的基础上,成都此次明确,农民进城不以牺牲自己的财产为代价,即农民可以带产权进城,业、参加社保不以丧失承包地为前提;不愿进城者,同样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
在具体举措上,成都主要着眼于解决城乡之间的权利和福利差异,以破除长期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权利不平等,实现统一户籍背景下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在公众关注的社保方面,成都市统筹委社会处处长刘礼表示,到2010年底前,将已有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并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居民,都将统一适用城镇的社保以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社保的公平。
同时,《意见》提出,将建立分区域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2011年底前将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2012年底前住房保障体系覆盖农村。
成都现在总人口1125万,其中农业人口600万。秦代红表示,到2012年底前,将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
秦代红称,这时,“农民”这个称谓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一种职业。
水到渠成的改革
刘礼表示,成都推行这项改革,是因为7年的统筹城乡改革积累了很好的基础,现在推户改,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城乡统筹实践中,成都市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户口政策调整。而现在推出户籍改革,则迈出了更大一步。
成都到现在已完成全域范围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有关土地权属的确权颁证。成都市社科院研究员陈家泽称,农业落后的原因是,未建立现代市场要素,使其资源难以流动,确权意在促进土地要素的流动,户改则在于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
秦代红认为,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的关键,是破除户籍障碍,而户籍捆绑下的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在成都的统筹城乡实践中已逐渐抹平。
成都市统筹委介绍,成都过往的城乡统筹中,提供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一直是重点内容。在教育方面,为了补齐城乡教育差,成都3年投入9个亿,在全域成都建了410所标准化学校。社保方面,成都建立了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率先在全国将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属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合为一体,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
2008年,成都启动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市场化改革,同年10月,建立了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从而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陈家泽认为,“通过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持续努力,成都城乡居民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已经基本抹平了,这为全市推行户籍改革、统一户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都大学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研究员吴建瓴认为,这次户改方向肯定是对的,关键是细节、管理上如何落实。
另外,他也提出,农民福利增加,可能会使其更不愿放弃土地,而使土地细碎化占有的现状很难改变。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减少农业人口,以实现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