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自然寿命与房屋选址,建筑设计,建设质量和使用中的维护有关。房屋的社会寿命则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很多房子质量还很好,但由于设施不 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了,所以会拆除;另外,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拆迁,也是与建筑质量无关。光从建筑质量的差异这点来看的话,中国与英国即使存在差 ,也不会有像媒体所报道的30年比132年那么大的差异。
差产生的很大部分也许应归于房屋社会寿命的差异。
4月4日,浙江奉化一幢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然倒塌,引爆了社会对中国建筑寿命长短的热议,“我国新建建筑寿命平均不到30年”的断论令人震惊。日前还有新闻报道,广州年均新增危房10万平方米。很多广州的读者也关注,自己的城市里建筑寿命能有多长。
根据资料的查询,“我国新建建筑寿命平均不到30年”的说法出自2010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的发 言。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年7月1日起实施),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严格按 照规范进行设计的建筑,其建筑耐久性是不低于30年的。
在现实中,决定房屋使用寿命的因素,有房屋的建筑质量,自然灾害,使用价值和城市建设中的拆迁等因素。前两者与房屋自身物质状况有关,可以归结为自然寿命;后两者则与社会演变相关,可以归类为社会寿命。
房屋的自然寿命与房屋选址,建筑设计,建设质量和使用中的维护有关。建筑质量再好的房子,如果选址不当,或者建筑的设计有问题,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也难于持久。而房屋使用中维护所起的作用,想想城市中到处可见的汽车4S店明白。
房屋的社会寿命则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很多房子质量还很好,但由于设施不满足社会的需求了,比如解放初建的一些住房设施标准低,即使现在建筑质量还可以可能也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拆迁,也是与建筑质量无关,而是与城市变迁有关。
房屋的建筑质量是与建筑材料和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相关的。在这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是不可否认的,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市场 经济刚刚起步,由于规范标准体系跟不上建设速度,很多建筑工人甚至来不及学习建筑常识,加上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赶进度、省成本、建筑施工层层分包, “偷工减料”屡见不鲜,再加上监管不力,从而导致很多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但光从建筑质量的差异这点来看的话,中国与英国即使存在差,也不会有像媒 体所报道的30年比132年那么大的差异。